功效:
材料:
做法:
食品药物用途:荔枝味甘、性微温,主要有生津止渴、养血健脾、理气止痛、补心安神之功效,尤其适合产妇、老人、脾虚久泻、气虚胃寒、体质虚弱者、病后调养者食用。探其药用价值——荔枝香气清远,则有芳香入脾之性,可益脾气、滋阴温阳,对于脾虚食少、胃脘寒痛、呕逆泄泻等症状。荔枝长于夏,食于夏。中医认为,心通于夏气,夏食荔枝可滋心阴、养心血,以安定神志,缓解失眠、健忘、思虑过度等症状。如将荔枝与粳米煮粥食,可治脾胃虚弱、食少腹泻。荔枝生津止渴、益气养血,可补充津液,防止汗液流失过多,亦可用于面色少华、肌肤干燥、头晕目眩等症状。食用注意1、不可食用过量普通人每次食用荔枝量不超过300g,大约10颗左右,儿童食用量则要减半。另外,需注意不可空腹食用。2、盐水浸泡在吃荔枝之前,可将其浸入盐水中片刻,一来清洁果壳,二来降低热性。3、荔枝壳煮水食用荔枝后,若吃得量稍多,或感觉不舒服时,可将荔枝壳清洗后煎汤煮水饮用,以平衡其热性。除此之外,也可直接饮用淡盐水或蜜糖水以清解热性。
适合与禁忌:荔枝的不良症状多食发热、动血损齿,凡上焦有火者,忌之。食之而醉者,即以其壳煎汤,或蜜汤解之。——《随息居饮食谱》荔枝禀纯阳之气,为湿热之品,若吃得过多就容易出现流鼻血、发烧、牙龈肿痛、口腔溃疡、咽喉干痛等热症。另外,荔枝虽富含葡萄糖,但若大量食用则容易突发低血糖症状,出现口渴、头晕、腹泻、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,严重的甚至容易昏迷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荔枝病”。下列人群不宜食用荔枝,以免加重症状——出现咽炎、扁桃体炎、口腔溃疡、长痘等炎症;处于发热、伤风感冒等急症;患有痈肿、疮毒、腹泻、痔疮等病症,阴虚火旺、血热、上火体质的人群。
来源网址:
0 comments